员工话筒

返回列表    

王沛(数字出版中心)

    今年是外教社建社35周年。单从35这个数字来看,对于一个企业来讲,既不能算长也不能算短。往前看,有了丰富的资源和经验的积累;向后看,仍有待一番崭新作为。本人也三十冒头,但从事数字策划却只能算初出茅庐,略有所感,记录如下。
   

   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类数字产品策划人员,一定要对自己经手的产品有感情。仿佛这个产品不是要给别人用,而是要给自己的小孩用,或者想象自己是一名称职又受人爱戴的教师,要在自己的课堂中使用。如果一位策划,对自己的产品都没有感情和欣赏,那么很可能这个产品也不会成器。
   

    策划之初,总是对这个尚未出生的产品充满各种美好的愿望,希望它能够满足师生的各种需求,希望它能够获得使用者的认可。可是真的付诸实施之后,则会面临五花八门的问题:PPT里面插入的音频没有进度条怎么办?设计出来的网站在各种浏览器版本中不兼容怎么办?作者提供过来的视频不够清晰怎么办?制作公司的技术能力有限怎么办?开发成本太高怎么办?等等这些问题不胜枚举。
   

    如果对手中的项目有情感,策划就会露出一幅披荆斩棘的架势。要想尽可能忠实地实现策划之想法,策划就必须要成为横亘在面前的所有问题的终结者。温伯格在《理解专业程序员》中对专业有很好的定义:专业是指具有了不起的技艺或经验,并为其他人解决问题,无论问题有多麻烦。外教社作为极具专业特色的出版社,解决的是中国外语教育事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。而我作为其中一员,所要做的就是满怀热情、踏踏实实把自己工作中碰到的每一个问题解决好。

新闻动态,外教社35周年,外教社35周年

新闻动态-外教社35周年

新闻动态,外教社35周年